醫療器械行業涉及到生物、化學、電子、機械、材料、光學等多個行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 知識密集、資金密集的高科技產業。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落后到追趕甚至超越的發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高速發展,產品種類逐漸齊全、質量標準穩步提高,創新能力不斷完善。未來五年中,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重點將是:鼓勵企業創新、推進智慧醫療、提升醫院質量、落實分級診療以及監管醫械改革 等五大方面。
醫療器械行業的高速增長,離不開行業法治化環境的逐漸建立。在政策方面,近年國家出臺了鼓勵醫療器械創新的系列政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制定出一系列鼓勵創新醫療器械發展的文件,在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同時,更加重視醫療器械上市后的監管,保障公眾用械安全有效。
由于疫情帶來的沖擊,中國2021年的GDP為 114 萬億人民幣,相比2020年的GDP為 102 萬億元,同比增長 8.1%。中國2019年為99 萬億元, 2020 年因為疫情原因GDP增長比較少,因此核算2019 年至 2021 年兩年平均的GDP增長為5.1% 。這說明我們幾乎抹平了 2020 年新冠疫情對于經濟的沖擊,也為行業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費用投入不斷加大,我國居民健康水平得到持續改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72306.4 億元,占GDP比重達到7.12%。此外,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和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不斷提高,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本著低水平、廣覆蓋、可持續的原則,覆蓋人口達到 13億多,參保率穩定在95%。
數據來源:《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智誠聯幫整理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支持科技與技術創新,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內的優秀企業不斷加大技術創新投入,通過多年技術、人才和制造工藝的創新 積累,已逐步縮小與外資企業在產品功能和品質上的差距,在某些細分領域甚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發揮價格優勢和渠道優勢情況下,部分國內醫療器械產品在國際上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20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20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22922 個,比上年增加15377個。其中:醫院35394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70036 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 14492個。與上年相比,醫院增加104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5646 個。
醫院中,公立醫院11870個,民營醫院23524個。醫院按等級分:三級醫院2996 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580個),二級醫院10404個,一級醫院12252 個,未定級醫院 9742個。
醫療機構 |
機構數量(個) |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總計 |
997433 |
1007545 |
1022922 |
醫院 |
33009 |
34354 |
35394 |
公立醫院 |
12032 |
11930 |
11870 |
民營醫院 |
20977 |
22424 |
23524 |
三級醫院 |
2548 |
2749 |
2996 |
二級醫院 |
9017 |
9687 |
10404 |
一級醫院 |
10831 |
11264 |
12252 |
專業公共衛生機構 |
18033 |
15924 |
14492 |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統計,2017-2020年,全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穩步增長。截至 2020 年底,全國實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2.65 萬家,其中 : 可生產一類產品的企業 1.55 萬家,可生產二類產品的企業 1.30 萬家,可生產三類產品的企業 2181 家。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變化趨勢圖
全國共有二、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 89.86萬家,其中:僅經營二類醫療器械產品的企業 58.32 萬家,僅經營三類醫療器械產品的企業 7.70 萬家,同時從事二、三類醫療器械經營的企業 23.84 萬家。
在市場需求的刺激和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背景下,我國的醫療器械發展迅速。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官方網站統計,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已躍升至世界第二位,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尤其在多種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方面,產量居世界第一。 2016年-2020年中國 醫療器械行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市場規模是2016年的3700億增長至 2020 年的7765億,年增速保持在1 8 % 以上,平均增速為20.4%。預計到 2021 年,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 8336億元。
眾所周知,醫療器械設備關乎人命,一直以來與國家政府的行政監管高度關聯。因此在展望產業前景趨勢的時候,必須結合國家政策層面對醫療行業的規劃和部署。必須指出,2021年是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的第一年,國家對于醫藥工業早有總體部署。主要分為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兩大類:
1、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迅速壯大,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我國已經成為帶動全球市場增加的主要區域。醫療器械與藥品是醫療的兩大重要手段,發達國家這兩者的銷售額比例約為1:1 ,而我國僅為 1:10,可見我國醫療器械市場潛力巨大。我國醫療器械市場活躍,國家政策的導向和國內醫療衛生機構裝備的更新換代需求,使中國成為了巨大的醫療器械消費市場。
2、醫療器械行業在經濟發展的新周期中表現搶眼。隨著國家經濟新周期的到來,政府的大部制改革,重新明確了政府各個部門的職責,各項政策對研發、注冊、采購、生產、配送、銷售、質量、代理等各個環節責任也進行了重新的定位。特別是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更是從 “責任”的角度明確到人,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
3、國家對行業的監管愈加嚴格,不規范企業被淘汰,行業市場環境將會逐步改善; 大力度的飛行檢查,肅清行業不正之風。2021年政策合規管控的力度加大,規范經營和財務成為對傳統營銷模式的考驗,打擊壟斷、行政干預、商業賄賂政策持續發力。據預測,合規企業才是未來的希望,違法企業將會逐漸被淘汰,行業環境將會逐步改善。
4、新技術能為醫療服務機構與患者創造效率、節省費用,還能夠讓醫療器械企業在預防、診斷、治療和護理等方面發揮更廣泛的作用。預測未來3~5年 ,醫療器械行業將引入大量的創新產品,傳統診斷和治療將根本性顛覆。
5、“互聯網+”助力行業發展,互聯網與器械行業緊密結合。一是隨著 5G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將大大提高醫療器械的廣泛應用。將實現產品的信息可追溯,用信息化手段對醫療器械生產、流通全過程的監管。二是“互聯網+品牌”、“互聯網+ 營銷”在企業品牌推廣與營銷增長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將極大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和覆蓋范圍,極大拓寬企業產品營銷渠道和銷售增長。
6、人口老齡化,醫療需求持續放量,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2020年我國的總人口年平均增長率下降 0.04%。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億,占 18.70% (其中65歲及以上占13.50%)。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我國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老齡化將帶來諸多社會形態的改變,如退休年齡推遲、勞動力成本上升、養老保健和醫療需求增加、醫?;疬\營壓力增大等。同時,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在老年病預防、醫療、護理、心理健康等方面提高對老年人服務能力,成為當務之急。因此,能夠提高醫療系統運行效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有性價比的醫療器械產品將持續擁有廣闊的市場需求。
7、醫療服務數字化、智能化,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走在全球前列。到2025年,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將貢獻我國 GDP的超過10%。剛發布的國辦發[2021]18號《關于推動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再次強調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隨著政府和公立醫療機構的更主動接入,醫療服務將更加以人為本,提升便捷化和智能化,在線醫療的監管和運營體系也將逐步完善。
8、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新中國制造”上臺階。新冠疫情使全球化遭遇逆流,也使中國經濟發展環境面臨更加深刻復雜的變數。 “創新驅動”促進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中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生物醫藥領域將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更多醫療設備、介入耗材、康復輔助器具被明確提出希望通過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形成核心競爭力。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著眼推動分級診療和優化就醫秩序,加快建設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市縣延伸,提升基層防病治病能力,使群眾就近得到更好醫療服務。 醫療資源的進一步下層,醫療器械行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偠灾?, 2022年中國醫療行業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公立醫院將落實高質量發展,這將帶動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快速、持續性發展。
*部分內容源自網絡,由智誠聯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