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西部以農牧業為主導,曾經是中國最封閉、最落后的地區,相當長一個時期,與東部存在明顯的差距。不過,經過70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別是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部已從貧窮走向富庶,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落后走向進步,一個美麗的、富有朝氣和魅力的西部,已經呈現在世人的面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到西部高原地區投資建廠。但是高原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如何長期保障員工身體健康?成為了這些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認識高原地區
1、高原地區通常劃分標準
通常在1500-3000米海拔地區,如果長時間居住,大多數人能夠適應;但對于3000米海拔以上地區,一般人群很難適應。我國川西、青藏高原部分地區平均海拔達4000米,在此區域的人們很容易高原反應。
2、高原反應的表現
高原反應,亦稱高原病、高山病,嚴格說是高原病的一種分型。是人體急速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壓低氧環境后產生的各種不適,是高原地區獨有的常見病。常見的癥狀有頭痛,失眠,食欲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頭痛是最常見的癥狀,常為前額和雙顳部跳痛,夜間或早晨起床時疼痛加重。少數可發展成高原肺水腫和(或)高原腦水腫。
3、不宜上高原工作的人群
一般來說,患有心、肝、肺、腎、腦等器官有病變的人群;高血壓、嚴重貧血、視網膜疾病人群;孕婦及哺乳期的婦女。有了以上認識后,企業能更加清楚應該派遣哪些員工去高原,也對企業制定安全預案有所幫助。
二、員工身體健康保障措施
1、加強健康教育培訓,消除心理恐懼
在進入高原之前,要對員工進行健康教育,針對高原環境氣候特點.講述高原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知識。使每個工作人員都了解高原缺氧環境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并掌握預防方法,消除恐懼心理,樹立適應環境、戰勝自然的信心,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以積極主動的姿態配合衛生部門搞好疾病預防工作。
2、逐步適應,防止過度勞累
一是初入高原地區,因海拔高,氧氣不足,機體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同時勞累會增加機體的耗氧量,更易誘發高原病。二是高原早晚與中午溫差大,且常有風、雨、雪等發生,白天紫外線照射強烈,機體遇過冷過熱刺激或冷熱不均,易出現免疫力和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而誘發高原病。三是高原低溫環境易使機體抵抗力下降而發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因此,一定要給員工適應過程,防止過度勞累誘發疾病。
3、建設有氧駐地,提升工作效率
舒適的辦公、居住環境能有效降低員工對高原反應的恐懼。同時在籌建項目駐地建設時應根據當地海拔在辦公、住宿的房間配備高原供氧系統。為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創造舒適的富氧環境,這樣能有效改善員工高原反應癥狀,有益員工身體健康,從而在工作時能夠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西部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高原地區投資建廠,但由于高原反應,很多員工無法適應。為了消除員工的不良反應,不少企業在辦公場所、員工宿舍內安裝高原供氧系統。聯幫專注制供氧20多年,深入高原,成立西藏分公司、諸多辦事處,為高原生活、工作、旅游的人們打造安全、健康、輕松呼吸的富氧環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原地區的生活條件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聯幫也將繼續為人民健康竭盡全力,深耕高原供氧系統領域,勢必讓高原不再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