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氣體系統報警應符合下列規定:除設置在醫用氣源設備上的就地報警外每一個監測采樣點均應有獨立的報警顯示,并應持續直至故障解除。
聲響報警應無條件啟動, 1m 處的聲壓級不應低于55dBA ,并應有暫時靜音功能;視覺報警應能在距離 4m 、視角小于 30 。和 100lx 的照度下清楚辨劃。報警器應具有報警指示燈故障測試功能及斷電恢復自啟動功能。報警傳感器回路斷路時應能報警。每個警器均應有標識并應符合規范規定。
醫用液氣源報警及區域報警的供電電源應設置應急備用電源。
氣源報警應具備下功能:體儲罐中氣 供應量低時應啟動報警;匯流排鋼瓶切換時應啟動報警;醫用氣體供應源或匯切換至應急備用氣源時應啟動報警;應急備用氣驚儲備量低時應啟動報警;壓縮醫用氣體供氣源壓力超出允許壓力上限和額定壓力欠壓 15kPa時,應啟動超、欠壓報警;真空匯壓力低于 48kPa時,應啟動欠壓報警。
氣源報警器應對每一個氣掘設備至少設置一個故障報警顯示,任何一個就地報警啟動時,氣源報警器上應同時顯示相應設備的故障指示。
氣源報警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應設置在可 24h 監控的區域,位于不同區域的氣源設備應設置各自獨立的氣源報警器。同一氣源報警的多個報警器均應各自單獨連接到監測采樣點,其報警信號需要通過繼電器連接時,繼電器的控制電源不應與氣源報警裝置共用電源。
氣源報警采用計算機系統時,系統應有信號接口部件的故障顯示功能,計算機應能連續不間斷工作,且不得用于其他用途。所有傳感器信號均應直接連接至計算系統。
區域報警用于監測某病人區域醫用氣體管路系統的壓力,應符合下列規定:應設置壓縮醫用氣體工作壓力超出額定壓力增減20 %時的超壓欠壓報警以及真空系統壓力低于 37 kPa 的欠壓報警區域報警器宜設置醫用氣體壓力顯示,每間手術室宜設置視覺報警。區域報警器應設置在護士站或有其他人員監視的區域。
就地報警應具備下列功能:當醫用空氣供應源、醫用真空匯、麻醉廢氣排放真空機組中的主供應壓縮機、真空泵故障停機時,應啟動故障報警;當備用壓縮機、真空泵投入運行時,應啟動備用運行報警。
醫療空氣供應源應設置 氧化碳濃度報警,當一氧化碳濃度超標時應啟動報警;液環壓縮機應具有內部水分離器高水位報警功能采用液環式或水冷式壓縮機的空氣系統中,儲氣罐應設置內部液位高位置報警。
當醫療空氣常壓露點達到 -20℃、器械空氣常壓露點超過-30℃,且牙科空氣常壓露點超過 -18.2℃ 時,應啟動報警;醫用分子篩制氧機的空氣壓縮機、分子篩吸附塔,應分別設置故障停機報警。
醫用分子篩制氧機應設置一氧化碳濃度超限報警,氧濃度低于規定值時,應啟動氧氣濃度低限報警及應急備用氣源運行報警。
(以上文字素材來源 | 《GB 50751-2012 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
更多關于制氧機、中心供氧、中心制氧、制氧系統、分子篩制氧,敬請關注我們,隨時掌握行業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