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2021年4月21 日,印度突發一起氧氣廠泄漏事故,這對于正處在新冠疫情危機加劇的印度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據 “今日印度”等媒體報道,事故原因為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納西克一氧氣儲存廠 21 日突然發生泄漏導致醫院中心供氧中斷,造成至少22名患者死亡的嚴重醫療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根據現場圖片可知,泄漏發生在液氧槽車向液氧儲槽充裝時或充裝完成后。由于現場濃煙彌漫無法判定具體泄漏位置,推測可能發生泄漏的幾個點為:
a)
由于充裝軟管未得到及時保養或更換,導致液氧槽車的充裝軟管發生泄漏;
b) 液氧儲槽的充裝接口損壞造成不能密閉對接所致;
c) 液氧儲槽的閥門損壞所致;
d) 由于液氧溫度為-183℃,如果在充裝或操作過程中未嚴格按照充裝或操作規程,使充裝軟管發生小角度彎折或充裝軟管、儲槽閥門等管件發生劇烈碰撞均可能導致上述零部件在低溫情況下極易發生破裂、破損事故。
圖片來源于:央視新聞網
如何規避?
1、規范建設
根據現場影像資料,發生泄漏的氧氣站為一液氧儲罐供氧站,從現場不斷噴出的白煙可判定泄漏的氧氣為儲罐內的液氧泄漏后氣化形成的煙霧。
現場圖片顯示該供氧站配置為一個液氧儲槽、一臺汽化器。在一般情況下,如果該醫院按照我國國家標準GB5075-2012《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的要求“ 液氧儲罐配置為兩個或以上” 的話,該醫院在出現氧氣泄漏情況后切換到另一個氧氣儲槽供氧就可以避免供氧中斷的情況。
其次,即使在液氧氧源中斷的情況下,醫院若按要求配置了備用氧源或應急氧源,就能及時將供氧切換到備用氧源或應急氧源供氧也不至于出現供氧中斷的情況。因此從該事故可以得出以下教訓:按照國家標準要求配置、安裝中心供氧系統是供氧安全的可靠保障。
2、提高安全用氧意識,做好 中心供氧建設!
氧氣事故每年都在發生,而醫用中心供氧系統是醫院生命支持系統之一,對于醫療機構而言,要時刻緊繃安全用氧這根弦。選擇安全可靠的氧源,幫助醫院做好安全用氧建設,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源頭。
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作為一種物理制氧法,它在常溫下直接以空氣為原料通過變壓吸附制取氧氣,是一種安全、便捷、工藝成熟的制氧方式。且從國家已有的監管記錄看,尚未出現一例因使用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而發生的安全事故或不良事件。
現階段,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可實現智能運行,遇到特殊情況智能切換至備用氧源供應、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幫助管理人員迅速甄別并解決問題,極大提高了現代化醫院醫用氧氣設備管理的安全性,也使得設備的安全管理更加科學化、智慧化。
做好安全用氧建設,有條件的醫院也可以同時引入液氧與制氧設備兩種形式的氧源,互為主、備氧源使用,讓醫院在任何時候都能滿足氧氣的持續不間斷供應,避免醫院出現用氧荒的情況。
3、引入低壓無油制氧技術,醫院用氧安全、智慧!
低壓無油制氧技術是一種變革性的創新技術,引入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使用后,設備從性能、質量、使用壽命及運行費用等各方面有了極大的改善。
根據10余年的市場驗證,低壓無油制氧設備除了保障氧氣安全可靠制取、輸出、使用外,其每立方氧氣能耗低于1度電,極大降低了醫院氧氣的使用成本;設備性能好,根據數據分析顯示,低壓無油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投入使用后,醫院每年維護費用可節省 50%以上;通過聯結聯幫的智慧化醫用供氣設備遠程運維系統,醫院供氧系統可實現智能運行,智能診斷并分析氧氣設備使用情況,并能給出適合制氧設備的運行、管理解決方案,以幫助醫院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
低壓無油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已經過10余年的市場驗證、被客戶及相關政府單位、行業機構所認可,先后獲得四川名牌產品、國家創新基金支持項目、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等榮譽,入選第六批優秀國產醫療器械名錄、并取得技術第一名的成績,被認為是一種可靠、智慧、適用于現代化醫院使用的制氧設備。相信隨著 “ 十四五規劃”及“健康中國2030” 的推進實施,醫院的安全用氧意識也會隨之加強,低壓無油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也將進一步助力醫院中心供氧 建設,保障患者安全用氧,守護人民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