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機構應根據醫療需求及醫用氧氣供應情況,選擇、設置醫用的氧氣供應源,并應供應滿足國家規定的用于醫療用途的氧氣。醫用氧氣供應驚應由醫用氧氣氣驚、止回閥、過濾器、減壓裝置,以及高、低壓力監視報警裝置組成。
醫用氧氣氣概應由主氣、源、備用氣源和應急備用氣源組備用氣源應能向動投入使用,應急備用氣源應設置向動或手動切換裝置。醫用氧氣主氣源宜設置或儲備能滿足 周及以上用氧量,應至少不低于 3d 用氧盤備用氣眼應設宜或儲備 24h 以上用氧量:應急備用氣源應保證生命支持區域 4h 以上的用氧量。
應急備用氣源的醫用氧氣不得由醫用分子篩制氧系統或醫用液氧系統供應。醫用氧氣供應源的減壓裝置、閥門等附件,應符合規范的規定,醫用氧氣供應源過濾器的精度應為 100μm。醫用氧氣匯流排應采用工廠制成品,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醫用氣體匯流排高、中壓段應使用銅或銅合是材料;醫用氣體匯流排的高、中壓段閥門不應采用快開闊門;醫用氣體匯流排應使用安全壓電源。醫用氧氣供應源、醫用分子篩制氧機組供應源,必須設置應急備用電源。醫用氧氣的排氣放散管均應接至室外安全處。
醫用液氧貯罐供應源應由醫用液氧貯罐、汽 器、減壓裝置等組成 醫用液氧貯罐供應源的貯罐不宜少于兩個,并應能切換使用醫用液氧貯罐應同時設置安全閥和防爆膜等安全措施;醫用液氧貯罐氣源的供應支路應設置防回流措施 當醫用液氧輸送和供應的管路上兩個問門之間的管段有可能積存液氧時,必須設置超壓泄放裝置。
汽化器應設置為兩組且應能相互切換,每組均應能滿足最大供氧流量。醫用液氧貯罐的充灌接口應設置防錯接和保護設施,并應設置在安全、方便位置醫用液氧貯罐 汽化器及減壓裝置應設置在空氣流通場所。
醫用氧焊接絕熱氣瓶匯流排供應源,醫用氧焊接絕熱 瓶匯流排供應掘的單個氣瓶輸氧量超5m 時,每組氣瓶均應設置汽化器。
醫用氧焊接絕熱氣瓶匯流排供應糠的氣瓶宜設置為數量相同的兩組,并應能自動切換使用 。每組醫用氧焊接絕熱瓶應滿足最大用氧流量,且不得少于匯流排與醫用氧焊接絕熱氣瓶的連接應采取防錯接措施。
醫用氧氣鋼瓶匯流排氣源的匯流排容量,應根據醫療衛生機構最大需氧量及操作人員班次確定。醫用氧氣鋼瓶匯流排供應驚作為主氣摞時,醫用氧瓶宜設置為數量相同的兩組,并應能自動切換使用匯流排與醫用氧氣鋼瓶的連接應采取防錯接措施。
醫用分子篩制氧機供應源及其產品氣體的品質應滿足國家有關管理部門的規定。醫用分子篩制氧機供應源應由醫用分子篩制氧機機組、過濾器和調壓器等組成,必要時應包括增壓機組醫用分子篩制氧機機組宜由空氣壓縮機、空氣儲罐、干燥設備、分子篩吸附器、緩沖罐等組成,增壓 組應由氧氣壓縮機 氧氣儲罐組成。
空氣壓縮 進氣裝置應符合規范的規定。分子篩吸附器的排氣口應安裝消聲器。
醫用分子篩制 氧機供應源應設置氧濃度及水分,一氧化碳雜質含量實時在線檢測設施,檢測分析儀的最大測量誤差為士0.1%。醫用分子篩制氧機機組應設置設備運行監控和氧濃度及水分、一氧化碳雜質含量監控和報警系統,并應符合本規范第7章的規定。醫用分子篩制氧機供應源的各供應支路應采取防回流措施,供應源出口應設置氣體取樣口。醫用分子篩制氧機供應源應設置備用機組或采用符合規范第規定的備用氣源。醫用分子篩制氧機的主供應源、備用或備用組合氣源均應能滿足醫療衛生機構的用氧峰值盤。
醫用分子篩制氧機供應源應設置應急備用氣源,并應符合規范的規定。當機組氧濃度低于規定值或雜質含量超標,以及實時檢測設施故障時,應能向動將醫用分子篩制氧機隔離并切換到備用或應急備用氧氣源。
醫療衛生機構不應設置將醫用分子篩制氧機產出氣體充入高壓氣瓶的系統。
(以上文字素材來源 | 《GB 50751-2012 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
更多關于制氧機、中心供氧、分子篩制氧,敬請關注聯幫醫療,隨時掌握行業新動態!